時間:2021-06-17
——黨史學習系列主題之“解放戰爭中的五大野戰軍”
作者:東?;瘘h支部書記 嚴曉珺
黨史學習離不開軍事斗爭史的學習, 其中“解放戰爭中的五大主力野戰軍”是不可忽視的一章。下面從解放戰爭前期抗日戰爭的尾聲進入本文主題:
一、撕毀《雙十協議》解放戰爭正式打響
1945年抗日戰爭進入尾聲,在日本傾略者徹底失敗投降前夕,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45年4月23日─6月11日在延安楊家嶺中央大禮堂召開。
七大:毛澤東在會上作了《“七大”工作方針》的講話,指出“七大”的方針是:“團結一致,爭取勝利?!贝髸ㄟ^了毛澤東《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朱德作《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大會提出黨的政治路線是: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大會強調毛澤東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思想。大會通過的新黨章強調了群眾路線和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
中國取得抗日戰爭徹底勝利 ,不久懷著共同建設國家,恢復戰爭創傷的美好期望,毛澤東主席代表全黨飛赴重慶談判。談判取得的紙面共識《雙十協議》體溫猶熱,國民黨便大搞磨擦,騷擾,進攻,偷襲,切割,公然撕毀協議。
為了保衛抗日軍民來之不易的勝利果實,1946年6月26日,全國解放戰爭正式開始。
三年解放戰爭進入如火如荼的階段。我黨領導的解放區各部隊由八路軍、新四軍、東北民主聯軍等陸續改稱人民解放軍,編成了五大野戰軍。大部分地方游擊隊、民兵武裝,除了孤懸海南的瓊崖縱隊,其他均歸入野戰軍建制。其中比較著名的如“東江縱隊”雙十協議簽訂后,通過中美軍事調停組的協調,在大鵬灣整體登船北上,東江縱隊解放戰爭中后期,更名為“兩廣縱隊?!薄跋婊涄M邊區縱隊”在湘南就地改編,加入王震司令員三五九旅改編的南下支隊,隨后隨南下支隊大部隊撤離湘粵贛地區。五大野戰軍的建制和戰斗雛形基本形成。
西北野戰軍
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下轄第一、第二兵團共6個軍。解放戰爭初期,西北野戰軍雖然號稱擁有六個軍的兵力,但即使全部動員,實際可以投入戰斗的也僅有三萬多人的正規部隊,加地方武裝。所以解放戰爭初期的防御轉移戰略進行得非常艱苦。西北野戰軍面對胡宗南和二馬部,在西北地區對根據地的大舉進攻,中央對敵我形式做出清晰準確的判斷,決定暫時棄守延安,做戰略轉移,最后落腳西北坡指揮全國戰場。
華北野戰軍
是受毛澤東和中央軍委直接領導和指揮,作為直屬軍委統帥的我軍唯一的一支戰略機動部隊,下轄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兵團共11個軍。 后由二野調入的陳賡謝富治兵團。解放戰爭初期,戰事開打便是全面開花。中央縱隊離開延安,轉戰西北坡。
中原野戰軍
劉伯承、鄧小平率領的中原野戰軍,被國民黨軍全面包圍,戰場局勢似乎陷入了死戰、絕戰困境?外有強敵圍困,內要應對國民黨掘黃河水淹的困境,只能放棄輜重,借掩護佯動”千里躍進大別山.”1947年8月7日開始的躍進,經過20多天的艱苦跋涉和激烈戰斗,劉鄧大軍以銳不可當之勢,戰勝數十萬敵人的圍追堵截,先后越過隴海路、黃泛區、沙河、渦河、汝河、淮河等一道又一道障礙。以損失全部輜重和過半兵力的情況下,于1947年8月27日勝利到達大別山區。而后,陳毅、粟裕大軍挺進豫皖蘇,陳賡、謝富治大軍挺進豫西,三軍構成品字形,協同作戰,共同創建新的中原解放區。中原戰場態勢開始好轉,并明朗。中央機關首腦位置得到三支主力部隊的安全屏護。
華中野戰軍
解放戰爭初期,第三野戰軍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兒去?遵照黨中央和中央軍委關于“向北發展, 向南防御”的戰略方針,羅榮桓等率領山東軍區部赴東北,陳毅等率領新四軍軍部及部分主力,由華中先后北上,執行鞏固和發展山東解放區的任務。留在華中的新四軍部隊,于1945年10月25日成立華中軍區,張鼎丞任司令員,鄧子恢任政治委員,粟裕、張愛萍任副司令員,譚震林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全部兵力約13.5萬余人。同年11月10日,正式組成華中野戰軍,粟裕任司令員,譚震林任政治委員,劉先勝任參謀長,
山東與華中我軍在統一編組的同時,遵照中央軍委的指示, 向日偽軍進行大反攻,并堅決回擊國民黨正規軍的進犯。經過五個多月的作戰,殲敵近4萬人,解放縣城及重要市鎮約90處,鞏固和發展了華中與山東解放區。山東與華中野戰軍13萬余人,軍區部隊26.6萬余人。為接下來的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為整個解放戰爭起決定性作用的“經略中原門戶”做好了戰略準備?!盎春鹨邸钡膭倮蛩仉x不開一個強大的人民力量,一百多萬民工往前線運送糧食、彈藥、被服的運輸隊、擔架隊。從支援前線民工的身上可以印證“黨心即民心。三野司令員陳毅說過,淮海戰役的勝利,是老百姓用獨輪車推出來的勝利。”
從1947年3月起,至7月底,舉行了孟良崮及南麻、臨朐等戰役,殲敵近8萬人,其中孟良崮戰役全殲國民黨軍精銳整編第74師3.2萬余人,基本上粉碎了敵人對山東解放區的重點進攻。配合劉鄧和陳謝大軍恢復并擴大了中原解放區,粉碎了敵人在中原戰場上的防御體系。同時吸住國民黨軍約90個旅,減輕了我其他戰場的壓力,完成了黨中央賦予的將戰爭引向蔣管區的戰略任務。
東北野戰軍
林彪任司令員,羅榮桓任政治委員。第四野戰軍基干部隊大部分是在抗日戰爭結束前后,由新四軍、八路軍和各根據地基干部隊抽調部隊輕裝轉進東北。許多部隊甚至連輕武器都未攜帶。目的是接收投降日偽軍的軍火。部隊赴關外接受日偽投降和蘇聯援助,不如當初預判順利,中間生出許多波折。許多部隊最初來到東北接受兵器困難。老百姓被日偽殖民14年,對我軍的到來許多人還持懷疑態度?招編的部分地方武裝綠林草野味道濃郁,思想上,行為上需要教育改造?;谝陨显颍筷犽m然具備了一定規模,但首戰四平遭遇失利。
林彪、陳明仁共和國后來的兩大將帥在四平爭鋒相對,兩番苦戰血戰,最后以林部敗北,撤退至南滿整軍。而陳明仁則被蔣介石找“撒豆成兵,浪費盟國援華糧食物質”的借口,撤職回鄉。陳明仁1950年與老師程潛同時復起,師生兩人領導部隊在長沙舉行湖南和平起義成功。四平之戰,如果不是我軍的南滿整訓成功,東北最初的戰局還要拉鋸很長時間。
二、徹底失去民心國民黨兵敗如山倒
五大野戰軍,(后續更名)面對解放戰爭的開局之年,其實都不算太順利。面對一些不利因素,中央和軍委也敏銳的抓住了戰爭規律,把握住了勝利因素。
同一時期,內戰準備充分,獲得美蘇英法等國巨大外援的國民黨反動派也因為其內部的腐朽,而損兵折將,已經開始進退失據。
解放戰爭開始的第一年過去。解放區進入穩定,兵力擴展階段,同時意識到整訓待戰的重要性。制定出來總體戰略性指導如下:
1、解放戰爭第二年的作戰方針;我軍第二年作戰的基本任務是:舉行全國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線去,將戰爭引向國民黨區域,在外線大量殲敵,徹底破壞國民黨將戰爭繼續引向解放區,進一步破壞和消耗解放區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戰略方針,我軍第二年作戰的部分任務是:以一部分主力和廣大地方部隊繼續在內線作戰,殲滅內線敵人,收復失地。
2 黨組織和部隊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以說服教育為主,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組織生活會。
東北野戰軍戰四平不利,退回南滿整軍成功,發起遼沈戰役。在宏大的戰爭場面中,其中錦州戰役打的最為艱苦,錦州戰役的過程中“塔山阻擊戰”又打得尤其驚天動地!塔山阻擊戰經過連續的添油增兵,據守陣地阻敵外援一個整編團,對抗國民黨成建制的兩個軍和海上艦船火炮、空中飛機轟炸的覆蓋攻擊。接連抗擊的陣地部隊幾乎全數犧牲。部隊炊事員戰后送飯上前線,陣地上已經找不到一位活著的戰士。
結束遼沈戰役,遵照軍委命令,迅速隱蔽入關,參加平津戰役。平津戰役隨著天津戰役結束,北平在傅作義領導下和平解放。平津戰役,淮海戰役結束,西安、太原戰役、蘭封戰役、洛陽戰役、開封戰役、鄭州戰役、,濟南戰役、膠東戰役,中原地區,西南西北部分,隨著這些戰役的結束而完全解放。長江以北地區國民黨殘部被肅清。四大野戰軍發起渡江戰役,南京戰役,蘇滬杭戰役。至此原來預定的五年至七年解放全中國的預判比原來提早一半以上時間。
湖南和平解放,但桂系白崇禧部還在湘中湘南一帶滯留,四野接著進行衡寶戰役,衡寶戰役四野一支部隊單獨突進太快,失去側翼掩護,被白崇禧包圍損失嚴重。
另一路陳賡 謝富治兵團,解放中州洛陽,從中路江西追擊國民黨殘部南下,解放南昌、贛州、湘南,廣東清遠,正準備解放廣州之際,受命轉入廣西剿匪。部隊邊剿匪,邊解放貴州、并影響云南盧漢和平起義。陳謝部歸建二野。
二野解放湘西進入四川,與進入云南陳謝兵團匯合,追擊宋希濂、李彌部、部分川、滇軍至云南蒙自。宋希濂殘部由蒙自外逃印支半島金三角。至此大陸西南部地區最后一股成規模的國民黨部隊悉數覆滅。二野進入云貴,糧食被服物質給養極度困乏,嚴格的政治紀律規定不能與民爭食,干部戰士長期營養不良,一個個餓得面黃肌瘦。二野首長向中央報告,經多方協調方才解決糧食寄養問題。同時二野18軍和西北野戰軍還要兼顧準備進軍新疆,解放西藏的任務。
西北野戰軍經過太原戰役、蘭封戰役,徹底剿滅胡宗南部,由王振率領穿過幾千公里隔壁沙漠,進軍新疆,新疆在陶峙岳領導下和平起義。
新疆解放,西北野戰軍派出先遣隊由新疆出發,經青藏方向歷經千難萬險,作出重大犧牲進入西藏。二野18軍在西南委員會和二野的全力支援下,擔任解放西藏的主力,由川康方向進藏,經過昌都戰役,西藏平叛,西藏由農奴制直接跨入新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獲得徹底解放。至此中國大陸也獲得徹底的解放。
海島作戰:
華東野戰軍葉飛部隊登陸金門之戰受挫,解放軍第一次登島作戰損失慘重。東南戰局暫時失利情況下,華南戰區卻進展迅速,薛岳指揮的廣東臨時政府節節敗退,廣州解放,薛岳帥殘兵退至徐聞、湛江,繼續潰逃,渡過瓊州海峽,經營海南伯陵防線。企圖繼續困獸猶斗。我軍吸取金門登島作戰失利經驗。東北野戰軍韓先楚部隊與瓊崖縱隊內外配合,登陸海南,擊碎國民黨名將薛岳的伯陵防線,海南獲得解放。
華東軍區在此前于江蘇白馬廟成立華東海軍,華東軍區海軍受命晉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我們從此結束有海無防的慘痛歷史。解放軍海軍和空軍成長壯大,登陸一江山島,解放舟山,萬山,南沙、西沙群島。至此除了澎湖列島、臺灣島,和零星幾個小島未獲得統一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土,海洋、空天疆域悉數獲得新生。
三、解放全中國做出的犧牲
有人將遼沈戰役中的塔山阻擊戰與黑山阻擊戰以及淮海戰役中的徐東阻擊戰,并稱為解放戰爭“三大戰役”中的“三大阻擊戰”。三大阻擊戰都以付出巨大犧牲為代價取得對敵阻擊增援的勝利,最終以犧牲局部獲得全局勝利的犧牲精神值得我們敬仰!
戰爭的犧牲統計,由于戰爭跨度大,自然難以估計。只能根據三大戰役情況推算。
解放戰爭共消滅國民黨軍807萬人,其中斃傷171萬人,其中陣亡約30多萬人。解放軍方面傷亡130萬人,其中,犧牲26萬人,失蹤和被俘19萬人。
解放戰爭期間,國共兩軍大概共有300多萬人傷亡,軍人死亡60多萬人。平民直接死于戰爭的人數估計在50-100萬之間。
革命戰爭的戰爭犧牲,不僅僅是一連竄毫無感情色彩的傷亡數字組成,傷亡數字后面。每一場戰役,慘烈犧牲的烈士們身后,每個故事,每一個細節都令人潸然淚下!人民英雄紀念碑上的那段話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在心!
本文粗略講述解放戰場的一個雛形進程,展現了我們今天的建設成績來之不易。每一份成績后面,都飽含了犧牲英烈們以血肉之軀換來的期許。也正是有了前輩們的犧牲,我們才更應該有理想,信念把我們這個曾經飽受戰爭創傷的苦難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
下一篇:慶祝建黨100周年●重溫黨的光輝歷程 |